多媒體展覽: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文化展覽中的新應用
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敦煌研究院主辦的“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已展出月余,在香港社會產生了良好的反響,新穎的博物館文化展示模式也讓觀眾贊不絕口。
據香港文化博物館負責展覽策劃及籌備的林國輝館長和連凱恩館長介紹,此次展覽的室內展區1070平方米,涵蓋三個展館,其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多達25處,這在之前的博物館文化展覽中也是少見的。林館長強調,在“數碼敦煌”展覽中,綜合運用了包括虛擬現實(VR)、擴增實景(AR)、影像融合等多種投影技術來展示敦煌石窟和壁畫藝術,并收到了良好的預期效果。為了觀眾能更好地了解壁畫內容,展區中還特別安排了動畫放映區,尤其是為本次多媒體展覽特別設計的互動游戲更是引起了觀眾的極大興趣。
一、電子書的展示
這次多媒體展覽中“電子書”的使用有十余處,內容包括敦煌石窟概述、李君莫高窟佛龕碑、敦煌石窟藝術的發展、莫高窟第285窟、虛擬洞窟探微(莫高窟第45窟)、莫高窟第148窟藥師經變、《佛說大藥善巧方便經》與《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說苑.第二十卷.反質》、李瀚自注《蒙求》、全天星圖與紫薇宮星圖並《占運氣書》、文殊變與普賢變(榆林窟第3窟)以及《降魔變文》。觀眾可手動瀏覽閱讀平板電子書中的信息,或使用其縮放功能欣賞清晰的畫面,這些高清壁畫和數字文獻內容皆為近年來敦煌研究院數字化成果的精彩呈現。
二、多種投影技術的展示
弧形幕投影是本次多媒體展覽的亮點之一,進入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的敦煌展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兩方巨大的弧形屏幕,其中一方屏幕位于展館三入口處,也即此次展覽的序言部分,用以介紹敦煌之地理和歷史信息、敦煌石窟的營建和石窟藝術以及研究院建立以來所實施的保護和數字化工作等。巨大的弧形屏幕呈半包圍狀,讓立于屏幕前方的觀眾隨著投影畫面的轉換穿梭于敦煌千年的歷史變遷中。虛擬現實(VR)、擴增實景(AR)和影像融合等投影新技術在這次展覽中也與其他多媒體技術平分秋色。
都督府人太原王氏禮佛圖的投影展示增添了擴增實景(AR)技術,畫面場景在禮佛圖的現狀壁畫與復原臨摹作品畫面之間交互轉換。第254窟的復制窟主要采用了影像融合技術,在復制窟窟頂的前部和后部放置了九臺投影儀分別投影在中心柱的主佛龕,左右兩壁的闕形龕和佛傳、本生故事畫位置以及洞窟后壁上方,通過光影效果的變化以圖文結合的形式一一解讀佛龕造像和壁畫故事。
三、動畫展示
為了豐富展覽的形式,深入解析壁畫故事,香港文化博物館特別設計制作了一部動畫--五百強盜因緣成佛故事。動畫內容以莫高窟第285窟的五百強盜成佛圖為藍本,經過精巧的構思,將平面、靜止的畫面轉化成立體、動態的故事。如何立足于原有的壁畫內容,自然真實的呈現出故事情節,并完整地傳達故事所蘊含的佛教思想,給設計制作動畫的團隊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林館長說,由于動畫設計制作的時間緊張,同時要查閱相關文獻,團隊成員經常要加班加點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動畫作品最終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勞度叉斗圣變的游戲構想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出,之后邀請香港知專設計院的師生以小組方式分別提出方案,經過多次討論后確定最終方案。在游戲構思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文物展示本身的教育意義,故而游戲的設計定位不可過于娛樂化,因此目前呈現的游戲內容謹遵原壁畫的內容和主題思想,以舍利弗和勞度叉斗法的六個回合展開,游戲分為初級版和升級版,分別配有簡、繁體中文和英文簡介。
此外,本次多媒體展覽的觀眾留言板也不同于傳統的模式,在留言顯示屏的兩邊有兩臺平板電腦,觀眾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的供養人形象,給選中的供養人填色后,就可留下自己的觀賞感受。
更多展會資訊:
上海泰臣展覽為您提供專業展臺設計,展臺搭建及活動策劃,為企業參展提供一站式服務。
搭建熱線:021-54299159/18916418358或在線QQ咨詢(97357836)